對雨

· 舒頔
茅屋經年長薜蘿,故人久雨不來過。 山川慘慘光華少,天地昏昏殺氣多。 階草宿螢藏細葉,庭梧巢鳳覆長柯。 細看柱礎饒蒸潤,奈此雲雷未已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薜蘿(bì luó):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
  • 慘慘:陰沉、昏暗的樣子。
  • 光華:光彩、光輝。
  • 昏昏:昏暗不明的樣子。
  • 殺氣:陰森肅殺的氣氛。
  • 階草:臺階旁的草。
  • 宿螢:指螢火蟲在草叢中棲息。
  • 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樹。
  • 巢鳳:鳳凰的巢,這裏指鳥巢。
  • 長柯:長長的樹枝。
  • 柱礎:柱子的基石。
  • 饒蒸潤:溼潤且有蒸騰之感。
  • 奈此:奈何,如何。
  • 雲雷:比喻連續不斷的雨。

翻譯

茅屋歷經歲月,長滿了薜荔和女蘿,久雨連綿,故友也久久不來造訪。 山川顯得陰沉,光彩稀少,天地間昏暗,充滿了肅殺之氣。 臺階旁的草叢中,螢火蟲藏匿在細葉之下,庭院裏的梧桐樹上,鳥巢覆蓋着長長的樹枝。 仔細觀察柱子的基石,溼潤且有蒸騰之感,但這連綿不斷的雨,又該如何是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季中茅屋的孤寂與自然的景象,通過「茅屋經年長薜蘿」和「故人久雨不來過」表達了時間的流逝與人際的疏遠。詩中「山川慘慘光華少,天地昏昏殺氣多」以對比手法,強化了雨季帶來的陰沉與壓抑。後兩句通過對自然細節的描寫,如「階草宿螢藏細葉,庭梧巢鳳覆長柯」,展現了雨中自然的生機與靜謐。結尾的「細看柱礎饒蒸潤,奈此雲雷未已何」則透露出對連綿雨勢的無奈與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遷的敏感與對人生境遇的感慨。

舒頔

元明間徽州績溪人,字道原,號貞素。幼有志操,嗜學好義。淹貫諸史,長於詩文,尤善篆隸。順帝至元中闢爲池陽教諭。調京口丹徒校官,升台州路學正。入明,屢召不出。晚年結廬,名貞素齋,訓課子孫。有《貞素齋集》。 ► 1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