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姻家吳子道理問

· 張昱
記得湖船醉夜深,交情何啻斷黃金? 通家敘舊猶前日,把臂迎歡共此心。 秦女鳳簫移別調,楚人芳草動微吟。 明年不待梧桐雨,來聽高堂鼓瑟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何啻(chì):何止,不僅僅。
  • 通家:世交,世代有交情的人家。
  • 敘舊:回憶舊日情誼。
  • 把臂:握手,表示親密。
  • 秦女鳳簫:指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吹簫的故事,這裏比喻美妙的音樂。
  • 楚人芳草:楚地多芳草,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 微吟:低聲吟詠。
  • 梧桐雨:指秋雨,梧桐葉落時,常用來象徵離別或秋思。
  • 高堂:指家中長輩或尊貴的場所。
  • 鼓瑟琴:彈奏瑟和琴,泛指音樂。

翻譯

記得在湖船上醉意深沉的夜晚,我們的交情何止價值連城? 世代交好的兩家如昨日重逢,握手相迎,共享此刻的歡樂。 如同秦女弄玉吹奏的鳳簫變換曲調,楚地的芳草也輕輕吟唱。 明年不必等待秋雨中的梧桐葉落,就來聽家中長輩彈奏的瑟琴之音。

賞析

這首作品回憶了與姻親吳子道在湖船上的深夜醉酒,表達了深厚的友情和家族間的親密關係。詩中通過「交情何啻斷黃金」和「通家敘舊猶前日」等句,強調了兩人關係的珍貴和長久。後兩句以秦女鳳簫和楚人芳草爲喻,描繪了離別時的音樂和情感,而結尾則期待明年再聚,共同欣賞家中的音樂,寄託了對未來相聚的美好願望。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