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道同兄輩嘗子鵝

· 張昱
張旭何嘗是酒徒,深煩爲我作春酤。 酒行天降盤中露,鵝割囊封塞上酥。 跡遠五湖身既隱,醉歸三徑子能扶。 南山遠對東籬菊,除卻陶家別處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張旭:唐代書法家,以草書著稱,嗜酒,世稱「張顛」。
  • 春酤:春酒。
  • 盤中露:比喻美酒。
  • 塞上酥:指邊塞上的美食,這裏特指鵝肉。
  • 五湖:泛指江湖,比喻隱居。
  • 三徑:指隱士的居所。
  • 陶家:指東晉詩人陶淵明,其詩中常提及南山和東籬菊,象徵隱逸生活。

翻譯

張旭何曾真的是酒徒,承蒙你爲我準備了春酒,深感榮幸。 飲酒時,美酒如天降的盤中露珠,鵝肉切割得如同塞上的酥油。 我已遠離五湖,隱居於此,醉歸時,你這位子能扶持我。 遠望南山,對着東籬下的菊花,除了陶淵明的家,別處再無此景。

賞析

這首作品以張旭的酒徒形象爲引子,實際上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通過「春酤」、「盤中露」、「塞上酥」等意象,描繪了飲酒作樂的場景,而「五湖」、「三徑」則暗示了詩人的隱居生活。結尾處提及「南山」、「東籬菊」,借用陶淵明的典故,強調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友人家的特殊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熱愛和對友情的深厚感情。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