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首

· 張雨
業煩則無功,禮煩則不莊。 令苛則不聽,禁多則不行。 國人逐狡兔,因之殺子陽。 嚴刑無所赦,適見召亂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業煩:工作繁重。
  • 禮煩:禮儀繁瑣。
  • 令苛:命令苛刻。
  • 禁多:禁令過多。
  • 國人:指普通百姓。
  • 逐狡兔:追趕狡猾的兔子,比喻追逐不切實際的目標。
  • 因之:因此。
  • 子陽:人名,此處可能指因追逐狡兔而導致的不幸事件的主角。
  • 嚴刑:嚴厲的刑罰。
  • 無所赦:沒有寬恕的餘地。
  • 適見:恰恰看到。
  • 召亂亡:招致混亂和滅亡。

翻譯

工作繁重則難以取得成效,禮儀繁瑣則顯得不夠莊重。 命令過於苛刻則無人聽從,禁令過多則難以執行。 普通百姓追逐狡猾的兔子,因此導致了子陽的不幸。 嚴厲的刑罰沒有寬恕的餘地,恰恰看到了這會招致混亂和滅亡。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繁重的工作、繁瑣的禮儀、苛刻的命令和過多的禁令,揭示了過度追求形式和嚴苛管理帶來的負面影響。詩中「國人逐狡兔,因之殺子陽」一句,以寓言的形式警示人們,不切實際的追求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最後兩句強調了嚴刑峻法可能導致的社會動盪,反映了作者對於法治和人性的深刻理解。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是對當時社會現象的尖銳批評。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