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高士詠十四首劉翊

· 張雨
破甑久生塵,短衣不掩骭。 還渠一斛麥,所拾已雜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破甑(pò zèng):破舊的蒸飯器具。
  • 短衣:短小的衣服,指衣衫襤褸。
  • 掩骭(yǎn gàn):遮住小腿,形容衣服短小。
  • 還渠:還給他。
  • 一斛麥:一斛(古代容量單位,約等於十鬥)的麥子。
  • 所拾已雜半:撿回來的麥子已經混雜了一半。

翻譯

破舊的蒸飯器具已經積滿了灰塵,短小的衣服連小腿都遮不住。 還給他一斛麥子,撿回來的麥子已經混雜了一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東漢高士劉翊貧困的生活狀況。通過「破甑久生塵」和「短衣不掩骭」的描寫,生動地展現了他的貧寒和窘迫。後兩句「還渠一斛麥,所拾已雜半」則反映了他在困境中仍保持着一定的尊嚴和原則,即使是在接受幫助時,也不願完全依賴他人,而是盡力自給自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淒涼,表達了詩人對劉翊堅韌不拔精神的讚賞。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