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季和

· 張雨
孰與言詩李髯叟,一日不見已爲疏。 因觀故京來白下,載聞新作過黃初。 小峯待月許攜被,中林放鶴要回車。 杜陵醉歌不易得,豈惜華陽真逸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孰與言詩李髯叟:孰與,與誰。言詩,談論詩歌。李髯叟,指李季和,因其鬍鬚而稱。
  • 一日不見已爲疏:一天不見就感覺疏遠了。
  • 因觀故京來白下:因觀,因此觀看。故京,舊都,指南京。白下,南京的古稱。
  • 載聞新作過黃初:載聞,聽說。新作,新的作品。過黃初,超過黃初(魏文帝曹丕的年號)時期的文學作品。
  • 小峯待月許攜被:小峯,小山峯。待月,等待月亮。許攜被,允許攜帶被子。
  • 中林放鶴要回車:中林,林中。放鶴,放飛鶴鳥。要回車,要求回車。
  • 杜陵醉歌不易得:杜陵,地名,指杜甫。醉歌,醉酒時的歌詠。不易得,不容易得到。
  • 豈惜華陽真逸書:豈惜,何惜。華陽,地名,指華陽(今四川成都)。真逸書,指珍貴的書籍。

翻譯

與誰談論詩歌的李髯叟,一天不見就已經感覺疏遠了。 因此觀看舊都南京,聽說新的作品超過了黃初時期的文學。 小山峯等待月亮升起,允許我攜帶被子一同觀賞。 林中放飛鶴鳥,要求回車,我願意一同返回。 杜甫醉酒時的歌詠不容易得到,我豈會吝惜華陽珍貴的書籍。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李季和的深厚友情和對詩歌的熱愛。詩中,「一日不見已爲疏」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後文通過「因觀故京」、「載聞新作」等句,展現了詩人對文學的追求和對友人才華的讚賞。結尾的「杜陵醉歌不易得,豈惜華陽真逸書」則體現了詩人對珍貴文學作品的珍視,同時也暗示了對友人深厚情誼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雅的文學品味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