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隱,有序

· 張昱
大化循環不可窮,至哉樞始得環中。 漆園化蝶有今日,柱史猶龍非此翁。 齋館前朝存舊制,丹青遺像仰高風。 百年文獻凋零盡,川上空嗟逝水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化:指宇宙間萬物的發展變化。
  • 樞始:指事物的關鍵或起始點。
  • 環中:指事物的中心或核心。
  • 漆園化蝶:出自《莊子·齊物論》,比喻事物的變化無常。
  • 柱史:古代官職名,此処可能指歷史記載。
  • 猶龍:比喻才華橫溢,如龍般非凡。
  • 齋館:指書齋或學館。
  • 丹青:指繪畫。
  • 高風:高尚的風範。
  • 文獻:指有歷史價值的圖書資料。
  • 凋零:衰敗,消失。
  • 川上:河邊。
  • 逝水東:比喻時間的流逝。

繙譯

宇宙間萬物的發展變化無窮無盡,真正偉大的關鍵在於掌握事物的核心。就像漆園中的蝴蝶,今日的變化無常;歷史記載中的才華橫溢者,竝非這位老翁。前朝的書齋和學館仍保畱著舊時的制度,通過繪畫中的遺像,我們仰望那些高尚的風範。百年的圖書資料已經衰敗消失,站在河邊空自感歎時間的流逝,如同東去的流水。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宇宙變化、歷史記載和文化遺産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文化遺産消逝的深刻感慨。詩中運用了漆園化蝶和柱史猶龍的典故,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哲理深度。末句以“川上空嗟逝水東”作結,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長河中文化衰敗的無奈和哀歎,展現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洞察。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