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唐僧無則詠物詩四首百舌禽

· 張昱
縭褷羽翼作羣飛,殘害溪魚欲自肥。 滿嗉腥涎吞不下,爲人長忍一生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縭褷(lí shī):羽毛溼潤散亂的樣子。
  • 嗉(sù):鳥類的食琯後段暫時貯存食物的膨大部分,稱爲嗉囊。
  • 腥涎(xīng xián):腥臭的口水。

繙譯

羽毛溼潤散亂的百舌鳥成群飛翔,爲了自己肥壯而殘害谿中的魚兒。 滿嘴腥臭的口水卻吞咽不下,衹能長期忍受一生的飢餓。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百舌鳥殘害谿魚卻無法吞咽的情景,諷刺了那些貪婪自私、損人利己卻最終自食其果的行爲。詩中“縭褷羽翼”形象地描繪了百舌鳥的狼狽相,“滿嗉腥涎吞不下”則生動地表現了其貪婪無度的醜態。而“爲人長忍一生飢”則深刻地揭示了這種行爲的可悲下場,警示人們要懂得適可而止,不可貪得無厭。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