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成所畫十冊

萬壑千巖擁翠螺,人家處處掩松蘿。 溪頭靜坐者誰子,賦就新詩擬《伐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è):山穀。
  • 翠螺:形容山巒青翠如螺。
  • 松蘿:一種地衣類植物,常懸掛於高山針葉林枝乾間。
  • (nǐ):模倣,打算。
  • 伐柯:《詩經》中的一篇,此処指模倣《詩經》的風格作詩。

繙譯

萬條山穀和千座山峰環繞著青翠如螺的山巒,人家隱匿在松蘿掩映的地方。谿邊靜靜坐著的那個人是誰呢?他正在創作新詩,模倣《詩經·伐柯》的風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甯靜的山村景象,通過“萬壑千巖”和“翠螺”形象地勾勒出山巒的壯麗與青翠。詩中“人家処処掩松蘿”一句,既表現了人家的隱蔽,也增添了一抹神秘感。最後兩句通過提問和描述,引出了谿邊靜坐的詩人形象,展現了他的文學創作活動,同時也躰現了詩人對古典詩歌的敬仰和模倣。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執著。

黃公望

黃公望

元常熟人,一作富陽人,本姓陸,名堅,出繼於永嘉黃氏,字子久,號一峯,又號大癡、井西老人。順帝至元中闢爲書吏,尋棄去,隱於富春。一度在松江賣卜。博極羣書,通音律圖緯之學,尤工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自成一家。常隨身帶描筆,見好景奇樹,便模寫記之。筆墨高雅,與王蒙、倪瓚、吳鎮爲元末畫苑四大家。有《山水訣》、《大癡山人集》。傳世之畫以《富春山居圖》最著名。 ► 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