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春日湖上

扣舷驚笑,想當年行樂,綠朝紅暮。麴院題詩,人去遠、別換一番歌舞。鷗佔涼波,鶯巢小樹,船閣鴛鴦浦。畫橋疏柳,風流不似張緒。 閒問蘇小樓前,夕陽花外,歸燕曾來否。古井香泉秋菊冷,坡後神仙何許。醉眼觀天,狂歌喝月,夜喚西林渡。穿雲笛響,揹人老鶴飛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扣舷(kòu xián):敲打船邊,這裏指邊敲船邊唱歌。
  • 綠朝紅暮:形容春日景色變化,早晨綠意盎然,傍晚紅霞滿天。
  • 麴院:曲折的庭院。
  • 別換:變換。
  • 鷗佔涼波:海鷗佔據了涼爽的水波。
  • 船閣鴛鴦浦:船停泊在鴛鴦棲息的湖濱。
  • 畫橋:裝飾精美的橋。
  • 張緒:南朝齊人,以風流著稱。
  • 蘇小:指蘇小小,南朝齊時的名妓。
  • 古井香泉:指古井中的泉水,帶有香氣。
  • 秋菊冷:秋天的菊花顯得冷清。
  • 坡後神仙:指隱居在山坡後的高人或神仙。
  • 醉眼觀天:醉酒後仰望天空。
  • 狂歌喝月:放聲歌唱,彷彿要喝下月亮。
  • 西林渡:地名,渡口。
  • 穿雲笛響:笛聲穿透雲層,形容笛聲悠揚。
  • 揹人老鶴飛去:老鶴揹着人飛走,形容超脫塵世的意境。

翻譯

敲打船邊,我驚笑出聲,回想起當年的行樂時光,春日景色從綠意盎然到紅霞滿天。在曲折的庭院裏題詩,人們離去已遠,換了一番歌舞的景象。海鷗佔據了涼爽的水波,黃鶯在樹梢築巢,船停泊在鴛鴦棲息的湖濱。裝飾精美的橋旁,稀疏的柳樹,風流不似當年的張緒。

閒來無事,我問蘇小小的樓前,夕陽下的花外,歸來的燕子是否曾經來過。古井中的香泉旁,秋天的菊花顯得冷清,山坡後隱居的神仙又在何處。醉酒後仰望天空,放聲歌唱,彷彿要喝下月亮,夜晚呼喚西林渡。笛聲穿透雲層,悠揚響起,老鶴揹着人飛走,超脫塵世而去。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日湖上爲背景,通過對往昔行樂的回憶和對眼前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嚮往自由的情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綠朝紅暮」、「鷗佔涼波」、「畫橋疏柳」等,生動地勾勒出一幅春日湖上的美景。同時,通過對「麴院題詩」、「醉眼觀天」、「狂歌喝月」等場景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詩意和哲理。

張可久

張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劇作家,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州區)人,字伯遠,一説字仲遠,號小山(《詞綜》)。以路吏轉首領官。至正初,曾爲崑山幕僚。工散曲小令,與喬夢符並稱「雙壁」,與張希孟合爲「二張」。小山仕途失意,一生不得志,縱情詩酒,放浪山水,作品大多記遊懷古、贈答唱和。擅狀物寫景,刻意於練字斷句。講求對仗協律,其作多淸麗典雅。元曲至小山,已經完成了文人化的歷程。現存小令八百餘首,爲元曲作家中數量之冠。有詞曲集《張小山北曲聯樂府》。又天一閣本《張小山樂府》中有詞四十二首。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