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 常熟徐氏山園
看紅梅未了,搴杜若,結幽蘭。喜樹遮雲鬢,地開月面,竹嚲風鬟。投竿。釣魚臺下,似畫舫、和雨閣前灘。龍掛古藤千丈,鶴眠矮屋三間。躋攀。
危磴小闌干。鬆外倚高寒。且緩步尋詩,忘懷喚酒,滿意看山。斕斑。紫苔外暈,拂蒼雲、字字碧琅玕。說與花間勝友,主人未可清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搴 (qiān):採摘。
- 杜若:一種香草。
- 嚲 (duǒ):下垂的樣子。
- 投竿:放下釣竿。
- 龍掛:形容藤蔓如龍般懸掛。
- 躋攀 (jī pān):攀登。
- 危磴 (wēi dèng):陡峭的石階。
- 闌干:欄杆。
- 琅玕 (láng gān):美玉或形容竹子。
翻譯
觀賞紅梅尚未盡興,便採摘杜若,結起幽蘭。喜歡那樹遮雲鬢,地面如開月面,竹子隨風垂下如風鬟。放下釣竿,在釣魚臺下,彷彿畫舫、和雨閣前的沙灘。古藤如龍懸掛千丈,鶴在矮屋三間旁安眠。攀登。 在陡峭的石階小欄杆上,松樹外倚着高寒。且緩步尋覓詩意,忘懷地喚酒,滿意地看山。色彩斑斕。紫苔外暈,拂開蒼雲,字字如碧琅玕。告訴花間的勝友,主人未必能清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常熟徐氏山園的幽美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詩中「紅梅」、「杜若」、「幽蘭」等意象,以及「樹遮雲鬢」、「地開月面」等生動比喻,都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藝術表達。後文通過「投竿」、「龍掛」、「鶴眠」等動作和景象,進一步以動襯靜,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嚮往,以及對閒適生活的渴望。

張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劇作家,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州區)人,字伯遠,一説字仲遠,號小山(《詞綜》)。以路吏轉首領官。至正初,曾爲崑山幕僚。工散曲小令,與喬夢符並稱「雙壁」,與張希孟合爲「二張」。小山仕途失意,一生不得志,縱情詩酒,放浪山水,作品大多記遊懷古、贈答唱和。擅狀物寫景,刻意於練字斷句。講求對仗協律,其作多淸麗典雅。元曲至小山,已經完成了文人化的歷程。現存小令八百餘首,爲元曲作家中數量之冠。有詞曲集《張小山北曲聯樂府》。又天一閣本《張小山樂府》中有詞四十二首。
► 153篇诗文
張可久的其他作品
- 《 人月圓 · 子昂學士小景 》 —— [ 元 ] 張可久
- 《 人月圓 · 雪中游虎丘 》 —— [ 元 ] 張可久
- 《 霜天曉角 · 漁梁送客 》 —— [ 元 ] 張可久
- 《 霜天曉角 · 練溪晚渡 》 —— [ 元 ] 張可久
- 《 梧葉兒 》 —— [ 元 ] 張可久
- 《 中呂·紅繡鞋·秋望 》 —— [ 元 ] 張可久
- 《 紅繡鞋 》 —— [ 元 ] 張可久
- 《 人月圓 · 寄璩源芝田禪師 》 —— [ 元 ] 張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