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 · 慶東原 · 次馬致遠先輩韻(二首)
門長閉,客任敲,山童不喚陳摶覺。袖中六韜,鬢邊二毛,家裏簞瓢。他得志笑閒人,他失腳閒人笑。
難開眼,懶折腰,白雲不應蒲輪召。解組漢朝,尋詩灞橋,策杖臨皋。他得志笑閒人,他失腳閒人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注釋
陳摶:北宋初著名的道士。馬致遠曾經寫過雜劇《陳摶高臥》。
六韜:古代兵書,相傳爲呂尚(姜子牙)所作。
鬢邊三毛:兩鬢的花白頭髮。庾信《哀江南賦序》:“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
簞瓢:喻清貧的生活。《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折腰:喻卑躬屈節。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白雲”句:不接受最有禮貌的徵召。薄輪:用蒲裹着車輪,以免顛簸。《漢書·武帝紀》:“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徵魯申公。”
解組:解下印綬,辭去官職。漢朝:不敢明指當代,乃以“漢”代當代。
策杖臨皋:陶潛在《歸去來辭》中,有“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的語句,此用其句意,以抒發其閒適生活的情趣。

張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劇作家,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州區)人,字伯遠,一説字仲遠,號小山(《詞綜》)。以路吏轉首領官。至正初,曾爲崑山幕僚。工散曲小令,與喬夢符並稱「雙壁」,與張希孟合爲「二張」。小山仕途失意,一生不得志,縱情詩酒,放浪山水,作品大多記遊懷古、贈答唱和。擅狀物寫景,刻意於練字斷句。講求對仗協律,其作多淸麗典雅。元曲至小山,已經完成了文人化的歷程。現存小令八百餘首,爲元曲作家中數量之冠。有詞曲集《張小山北曲聯樂府》。又天一閣本《張小山樂府》中有詞四十二首。
► 153篇诗文
張可久的其他作品
- 《 憑欄人 · 越調 · 江夜 》 —— [ 元 ] 張可久
- 《 中呂 · 普天樂 · 秋懷 》 —— [ 元 ] 張可久
- 《 殿前歡 》 —— [ 元 ] 張可久
- 《 中呂 · 紅繡鞋(四首) 》 —— [ 元 ] 張可久
- 《 雙調 · 折桂令 · 次韻 》 —— [ 元 ] 張可久
- 《 凤栖梧 客吴江 》 —— [ 元 ] 張可久
- 《 越調 · 天淨沙 · 江上 》 —— [ 元 ] 張可久
- 《 雙調 · 青江引(四首) 》 —— [ 元 ] 張可久
相关推荐
- 《 雙調 · 壽陽曲 · 夜憶 》 —— [ 元 ] 盧摯
- 《 雙調·壽陽曲(三首) 》 —— [ 元 ] 馬致遠
- 《 中呂 · 普天樂(二首) 》 —— [ 元 ] 張養浩
- 《 正宮·醉太平·嘆世 》 —— [ 元 ] 張可久
- 《 越調 · 天淨沙 · 漁父 》 —— [ 元 ] 徐再思
- 《 南呂 · 罵玉郎過感皇恩採茶歌 · 閨中聞杜鵑 》 —— [ 元 ] 曾瑞
- 《 南呂 · 四塊玉 · 酷吏 》 —— [ 元 ] 曾瑞
- 《 中呂 · 普天樂 · 嘲西席 》 —— [ 元 ] 張鳴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