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至錢塘阻雨首寄山村先生

· 善住
客窗燈暗曙鍾殘,泥潦從衡路未乾。 滿目雲山留我好,一樓風雨見君難。 湖邊雪盡梅應早,吳下春遲麥尚寒。 南渡耆英久寥落,豈知猶有故衣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曙鍾:黎明的鐘聲。
  • 泥潦:泥濘的積水。
  • 從衡:縱橫交錯。
  • 滿目雲山:眼前盡是雲霧繚繞的山巒。
  • 湖邊雪盡:湖邊的雪已經融化。
  • 吳下:指吳地,今江蘇南部一帶。
  • 春遲:春天來得晚。
  • 麥尚寒:麥子還未完全回暖。
  • 南渡耆英:指南渡的老年英才。
  • 寥落:稀少,冷落。
  • 故衣冠:指舊時的服飾,也指舊時的士人。

翻譯

黎明的鐘聲在客窗邊漸漸消逝,燈光昏暗,泥濘的道路上積水縱橫,還未乾透。眼前盡是雲霧繚繞的山巒,彷彿在邀請我留下,而樓閣中的一場風雨,卻讓我感受到與你的相見之難。湖邊的雪已經融化,梅花應該早早地開放了;吳地的春天來得晚,麥田裏的寒意還未完全消退。南渡的老英才們已經寥寥無幾,誰知這裏還有穿着舊時衣冠的故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在錢塘江畔因雨受阻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滿目雲山留我好」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也隱含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而「一樓風雨見君難」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人事難料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結尾處提及「南渡耆英」與「故衣冠」,不僅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也反映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慨。

善住

元僧。字無住,號雲屋。嘗居吳郡報恩寺。往來吳淞江上,與仇遠、白挺、虞集、宋無諸人相倡和。工詩。爲元代詩僧之冠。有《谷響集》。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