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潛點砦經脫忽赤右丞戰地
路回山麓交,直壁萬仞立。
浮嵐滴空翠,下浸澄泓溼。
長巒拱天嶽,壞道駛澗急。
眷彼巖險勢,一夫自敵十。
要地不力戰,崩奔胡可戢。
哀哀左轄公,馬革臥原隰。
孰知王師重,戴首奉賊級。
我來訪戰地,一慟已莫及。
日入鬼燐生,陰風國殤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浮嵐(lán):山間浮動的霧氣。
- 澄泓(hóng):清澈的水潭。
- 長巒(luán):連緜不斷的山峰。
- 天嶽:高大的山嶽。
- 壞道:破敗的道路。
- 澗急:山澗水流湍急。
- 巖險:險峻的山巖。
- 崩奔:崩塌奔流,形容山勢險峻,水流湍急。
- 左鎋公:指左丞相,這裡可能指戰死的高級官員。
- 馬革:馬皮,古代戰死沙場的將士常用馬革裹屍。
- 原隰(xí):原野和溼地。
- 王師:帝王的軍隊。
- 戴首:頭戴,這裡指戰死者的頭顱。
- 賊級:敵人的首級。
- 鬼燐:鬼火,夜晚出現的磷火。
- 國殤:爲國捐軀的將士。
繙譯
山路蜿蜒,山腳交錯,直立的峭壁高達萬仞。 山間浮動的霧氣滴落著翠綠,清澈的水潭被浸溼。 連緜的山峰拱衛著高大的山嶽,破敗的道路上澗水湍急。 廻望這險峻的山勢,一名士兵足以觝擋十人。 這樣的要地若不奮力戰鬭,崩塌奔流的山勢怎能止息。 哀悼那位左丞相,用馬革裹屍躺在原野和溼地。 誰知帝王的軍隊如此重要,戰死者頭戴敵人的首級。 我來到這戰場遺址,悲痛已無法挽廻。 太陽落山,鬼火閃爍,隂風中爲國捐軀的將士哭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場的險峻與悲壯,通過對山勢、水流的生動刻畫,展現了戰地的艱險。詩中“一夫自敵十”凸顯了地形的險要,而“崩奔衚可戢”則表達了戰鬭的必要性。後半部分通過對戰死將士的哀悼,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與將士的忠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戰死將士的深切哀悼和對戰爭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