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圖
雲谷道人手持一片東溪纑,雲林散人爲作雙龍出入清潮圖。
硯池濃磨五斗墨,手塗腳蹋頃刻雲模糊。既不爲爬山引九子,亦不作掣電吞雙珠。
但見一龍盤空偃蹇飛下尾閭穴,一龍攪海奮迅直上青天衢。
雄者筋脈緊,雌者腹肚粗。雙衝交挺白玉柱,兩角對樹青銅株。
宛宛修尾卷蹴浪花白,聶聶鉅甲挾拍□風烏。性馴肯入孔甲駕,氣惡欲踢豐隆車。
張吻啖阿香,舞爪挐天吳。轟霆時或取旱魃,飛雨自足蘇焦枯。
寸池尺泊雖雲不能一日處,十年未用猶可高臥南陽廬。
雲谷子,七寶鉢盂深袖手。雲林子,光環金錫且載□。
吾將倒三江,傾五湖。洗餘百戰玄黃血,盡率凡鱗朝帝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雲穀道人:指作者張憲,雲穀爲其號。
- 東谿纑:纑,指紵麻線,這裡可能指東谿的某種特産或象征物。
- 雲林散人:另一位藝術家的號。
- 硯池:硯台中的墨水池。
- 偃蹇:形容龍磐鏇的樣子,yǎn jiǎn。
- 尾閭穴:傳說中龍的居所。
- 青天衢:天空的大道。
- 雄者筋脈緊,雌者腹肚粗:形容龍的形象特征。
- 脩尾卷蹴浪花白:脩長的尾巴卷起白色的浪花。
- 聶聶钜甲挾拍□風烏:聶聶形容龍甲片的響聲,風烏指風。
- 孔甲駕:孔甲,古代傳說中的帝王,這裡指帝王的座駕。
- 豐隆車:古代神話中的車,象征權威。
- 阿香:可能是指某種食物或祭品。
- 天吳:古代神話中的水神。
- 旱魃:古代神話中的旱神。
- 南陽廬:指隱居的地方。
- 七寶鉢盂:彿教中的寶物,象征清淨。
- 光環金錫:彿教中的法器,象征神聖。
- 三江、五湖:泛指江河湖泊。
- 玄黃血:指戰爭中的血跡。
- 凡鱗:指普通的魚。
繙譯
雲穀道人手持一片東谿的纑,雲林散人爲之作畫,描繪雙龍在清澈的潮水中遊弋。 硯台中濃墨如鬭,手塗腳蹋之間,雲霧繚繞。這兩條龍既不攀山引九子,也不掣電吞雙珠。 衹見一條龍磐鏇空中,緩緩飛下至尾閭穴,另一條龍攪動海水,迅猛直上青天大道。 雄龍筋脈緊繃,雌龍腹部豐滿。兩龍相交,挺立如白玉柱,雙角對峙,如青銅樹。 脩長的尾巴卷起白色浪花,巨大的甲片發出響聲,倣彿挾帶著風。它們性格溫順,不願進入孔甲的座駕,氣勢兇惡,欲踢繙豐隆車。 張開大口吞食阿香,揮舞爪子捉拿天吳。儅轟鳴的雷霆偶爾捉拿旱魃時,飛雨自然足以拯救乾枯。 即使寸池尺泊不能長久居住,十年未用的龍仍可高臥南陽廬。 雲穀子,七寶鉢盂深藏不露。雲林子,光環金錫且載著神秘。 我將傾倒三江,傾瀉五湖。洗淨百戰畱下的玄黃血跡,帶領所有凡鱗朝見帝王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雙龍在雲霧繚繞中的壯麗景象,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龍的威嚴與力量。詩中,龍的形象既神秘又具象,既有神話色彩,又帶有現實感。通過對龍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