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張大玄祈雪歌

至元二年冬不雪,天子夙夜憂黎民。 官庭擇日詔方士,臺觀通天求百神。 留侯之孫住龍虎,世領祠官列圭組。 鳧舄經時謁紫微,鳳章半夜飛玄武。 皇天愛民祈可必,臘雪依微應三日。 望拜還聞在竹宮,受釐忽報臨宣室。 天地杳默韜玄功,賜餘紛紜恩數隆。 請和六氣輔元化,常使九州歌歲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至元二年:元朝的年號,指的是公元1265年。
  • 夙夜:從早到晚。
  • 黎民:百姓。
  • 方士:古代指從事求仙、煉丹等活動的人。
  • 臺觀:古代的高臺和宮觀,常用於祭祀。
  • 圭組:古代官員的禮服,這裏指官職。
  • 鳧舄:古代官員的鞋子,這裏指官員。
  • 紫微: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宿名,也指皇帝。
  • 玄武:古代四象之一,代表北方,這裏可能指北方的神靈。
  • 臘雪:農曆十二月的雪。
  • 依微:隱約,不明顯。
  • 竹宮:古代祭祀時的一種建築。
  • 受釐:接受祭祀後的祭品。
  • 宣室:古代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
  • 杳默:深遠而無聲。
  • 玄功:神祕的功力或功德。
  • 紛紜:衆多而雜亂。
  • 恩數隆:恩惠衆多。
  • 六氣:古代指自然界的六種氣候變化。
  • 元化:自然的變化。
  • 九州:古代中國的代稱。
  • 歲豐:豐收的一年。

翻譯

至元二年冬天沒有下雪,天子從早到晚都在憂慮百姓的生計。官府選擇了一個日子,召集方士,通過高臺和宮觀向百神祈求。留侯的孫子住在龍虎山,世代擔任祠官,穿着官服。他時常穿着官員的鞋子去拜見皇帝,半夜又飛向北方的神靈。皇天愛護百姓,祈求的事情可以實現,農曆十二月的雪隱約應驗了三天。人們期望在竹宮拜見,接受祭祀後的祭品,突然傳來消息,皇帝已經到了宣室處理政務。天地深遠而無聲,賜予我衆多而雜亂的恩惠。請調和自然界的六種氣候變化,輔助自然的變化,常使整個中國都能歌頌豐收的一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朝至元二年冬天,天子因無雪而憂慮百姓,於是召集方士祈求降雪的情景。詩中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古代皇權與宗教信仰的結合,以及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依賴。詩人通過對天子憂國憂民、方士祈雪、天象應驗等細節的刻畫,傳達了對國家安寧和百姓福祉的深切關懷。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詩歌的特點。

傅若金

元臨江新喻人,初字汝礪,後改字與礪。少孤貧,刻勵於學。工詩文。年甫三十,遊京師,虞集、揭傒斯見其詩,皆大稱賞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後以廣州路教授卒。有《傅與礪詩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