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雜言三首

· 舒頔
石煖苔衣軟,溪春荇帶長。 化工無限意,袖手立斜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煖(shí nuǎn):石頭因陽光照射而變得溫煖。
  • 苔衣:指覆蓋在石頭上的苔蘚,如同石頭的衣服。
  • 荇帶:荇菜的葉子,因其形狀細長,像帶子一樣。
  • 化工:自然造化之工,指自然界的創造和變化。

繙譯

石頭因陽光變得溫煖,苔蘚柔軟地覆蓋其上,谿邊的荇菜葉子在春水中顯得格外細長。自然界的創造和變化充滿了無限的意義,我站在斜陽下,靜靜地訢賞這一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裡自然景色的細膩變化,通過“石煖苔衣軟,谿春荇帶長”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溫煖和生機。後兩句“化工無限意,袖手立斜陽”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奧妙和美麗的深刻感悟,以及一種超然物外、靜觀其變的心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元代詩人舒頔對自然美的敏銳捕捉和深刻理解。

舒頔

元明間徽州績溪人,字道原,號貞素。幼有志操,嗜學好義。淹貫諸史,長於詩文,尤善篆隸。順帝至元中闢爲池陽教諭。調京口丹徒校官,升台州路學正。入明,屢召不出。晚年結廬,名貞素齋,訓課子孫。有《貞素齋集》。 ► 1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