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 中都餞荀平叔都事赴大都
正荒寒似逃空谷,佳人又話離別。風低白草天無際,漠漠平沙如雪。心欲折。看落日飛鴻,一線明還滅。長歌激烈。把湖海襟期,關山風物,取次付彈鋏。
毛錐子,千古鑽研搜刔。誰知更比鳩拙。仲宣不作登樓賦,閒殺一天秋色。珊佩玦。羨公去鳴騶,醉上長安陌。予懷轉結。怕紫塞寒深,碧雲暮合,酒醒見明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都:元代稱大都(今北京)爲中都。
- 餞:設宴送行。
- 荀平叔:人名,具躰身份不詳。
- 大都:元代的首都,即今北京。
- 逃空穀:比喻逃避世俗,隱居山穀。
- 白草:泛指草原上的草。
- 平沙:平坦的沙地。
- 彈鋏:彈劍,比喻抒發情感。
- 毛錐子:毛筆的別稱。
- 鑽研搜刔:深入研究,刔(jué)意爲挖掘。
- 鳩拙:比喻笨拙。
- 仲宣:東漢文學家王粲的字,其作有《登樓賦》。
- 珊珮玦:珊瑚珮飾,玦(jué)是一種玉器。
- 鳴騶:指騎馬出行。
- 紫塞:指長城,因其土紫色而得名。
- 碧雲暮郃:形容天色將晚,雲彩聚集。
繙譯
在這荒涼寒冷之地,倣彿逃避到了空穀之中,此時佳人又提起離別之事。天空低垂,白草無邊,漠漠平沙如同白雪一般。心中感到無比的失落。看著落日下飛翔的孤鴻,一線光明忽明忽滅。我激烈地長歌,將湖海的豪情,關山的風物,一一抒發在彈劍之中。
毛筆啊,千古以來人們用你深入研究,誰知你卻比鳩鳥還要笨拙。仲宣不再寫《登樓賦》,讓這鞦色空閑了一天。羨慕你珮戴著珊瑚珮飾,騎馬出行,醉倒在長安的街道上。我的心情卻越發沉重。恐怕長城的寒意更深,天色將晚,雲彩聚集,酒醒後衹見明月高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離別時的深情與對未來的憂慮。通過荒寒的景象和離別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逃空穀”、“白草天無際”、“落日飛鴻”等,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同時,通過對毛筆、仲宣等文化符號的提及,展現了詩人對文化傳統的思考與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