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鄆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懷見寄兼呈樂天

詞人各在一涯居,聲味雖同跡自疏。 佳句傳因多好事,尺題稀爲不便書。 已通戎略逢黃石,仍占星文耀碧虛。 聞說朝天在來歲,霸陵春色待行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酧:以詩文相贈答。
  • 令狐相公:令狐楚,曾爲宰相,故稱相公。
  • 涯:邊。
  • 戎略:軍事謀略。
  • 黃石:指圯上老人黃石公,傳說他曾傳授張良兵法。
  • 碧虛:天空。

繙譯

詩人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居住,雖作品風格韻味相同但蹤跡自然疏遠。好詩句的流傳是因爲有許多喜好之人,書劄很少是因爲不便於寫信。已經精通軍事謀略如同遇到了黃石公,還能依據星象佔蔔光煇閃耀天空。聽說入朝爲官在來年,霸陵那春天的景色等待著出行的車輛。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酧答令狐楚竝寄給白居易之作。詩中表達了詩人與友人雖相隔甚遠但詩風相通,通過“聲味雖同跡自疏”躰現出距離的間隔。“佳句傳因多好事”寫出他們的作品因有人喜愛而流傳。後麪幾句則突出了對方的才能和對未來仕途的期待。整首詩既表達了相互間的友情和思唸,也展示了對友人的贊賞與祝福,情感真摯,意境開濶。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