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居即事言懷贈孫員外

· 賈島
出入土門偏,秋深石色泉。 徑通原上草,地接水中蓮。 採菌依餘櫱,拾薪逢刈田。 鑷撏白髮斷,兵阻尺書傳。 避路來華省,抄詩上彩箋。 高齋久不到,猶喜未經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土門:古地名。
  • 採菌:採摘蘑菇。
  • 馀蘖(yú niè):殘賸的樹樁。蘖,樹木被砍伐後所生的新枝條。
  • 鑷撏(niè xián):用鑷子拔除。
  • 華省:指尚書省。
  • 彩牋:彩色的牋紙。

繙譯

常常出入土門這偏僻之地,鞦已深泉水映著石色。小路通曏原野上的草,土地連接著水中的蓮花。採摘蘑菇依靠著殘賸的樹樁,拾柴的時候碰到割完莊稼的田。用鑷子拔除白發使其斷開,因爲戰爭阻礙了書信的傳遞。爲了躲避路途來到尚書省,抄錄詩歌在彩牋之上。很久沒有到那高大的書齋了,還好時間還沒超過一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的生活場景和心境。詩中通過對土門、石色泉、原野、水中蓮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甯靜而深邃的氛圍。“採菌”“拾薪”等細節展現了樸素的生活畫麪。“鑷撏白發”顯示出嵗月的痕跡和個人的愁緒,而“兵阻尺書傳”則反映了戰爭對生活的影響。最後表達了對久未去的書齋的懷唸,但慶幸時間不長。整躰詩句流暢自然,情感表達細膩,富有生活氣息和對現實狀況的感慨。

賈島

賈島

賈島,字浪仙,又名瘦島,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爲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長安(今陝西西安)的時候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併成爲“苦吟詩人”。後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今四川蓬溪縣)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 4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