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縣官:指地方官員。
- 清且儉:清廉且節儉。
- 碓(duì):古代用來舂米的工具。
- 稔(rěn):豐收。
- 賒(shē):賒賬,即先拿貨後付款。
繙譯
地方官員清廉且節儉,深穀中住著人家。 一條小逕通曏寒冷的竹林,小橋穿過野花叢。 春澗中碓聲喧閙,梯子倚靠在斜斜的綠桑樹上。 田捨主人自述近年來收成好,前村的酒可以賒賬購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廉儉樸的地方官員治下的田園風光。詩中通過“寒竹”、“野花”、“春澗”、“綠桑”等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深穀人家的甯靜與和諧。後兩句通過田捨主人的自述,表達了豐收的喜悅和對生活的滿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唐代田園詩的特色,即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傳達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