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宣州崔大夫見寄

白衣曾拜漢尚書,今日恩光到敝廬。 再入龍樓稱綺季,應緣狗監說相如。 中郎南鎮權方重,內史高齋興有餘。 遙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飛盡柳花初。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hóu):答謝。
  • 白衣:古代平民的服裝,借指平民。
  • 敝廬:謙辭,指自己的家。
  • 龍樓:指皇宮。
  • 綺季:即綺裏季,漢初隱士,「商山四皓」之一。
  • 狗監:指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友人楊得意,曾任狗監,負責管理獵犬。
  • 中郎:古代官職名,這裏指崔大夫。
  • 南鎮:指南方的重要鎮守。
  • 內史:古代官職名,掌管民政。
  • 高齋:高雅的書齋。
  • 敬亭: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北。
  • 柳花:柳樹的花,即柳絮。

翻譯

我曾身着白衣,被封爲漢朝的尚書,今天您的恩澤光芒照耀到了我的簡陋之家。再次進入皇宮,我被稱爲像綺裏季那樣的隱士,這應該是因爲有像楊得意那樣的人推薦了像司馬相如那樣的才子。崔大夫您擔任中郎,南鎮的權力重大,而您在內史的高齋中,興致盎然,學問有餘。遙想敬亭山在春末時分,百花已經凋零,只有柳絮初飛。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答謝宣州崔大夫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崔大夫的感激之情以及對其高雅生活的讚美。詩中通過歷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敬重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末句以敬亭山的春景作結,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也寄寓了對自然變遷的感慨。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