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池館夏景方妍白蓮初開綵舟空泊唯邀緇侶因以戲之

池館今正好,主人何寂然。 白蓮方出水,碧樹未鳴蟬。 靜室宵聞磬,齋廚晚絕煙。 蕃僧如共載,應不是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寂然:安靜無聲。
  • (qìng):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或金屬制成,懸掛在架上,擊之而鳴。
  • 齋廚:指寺廟中的廚房。
  • 絕菸:沒有炊菸,指沒有烹飪食物。
  • 蕃僧:指外來的僧人。

繙譯

樂天的池館現在景色正美,主人爲何如此安靜無聲? 白蓮剛剛從水中綻放,碧綠的樹木還未響起蟬鳴。 靜謐的房間在夜晚聽到磬聲,寺廟的廚房傍晚沒有炊菸。 如果外來的僧人能一同乘船,那應該不會是神仙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夏日池館的甯靜景象,通過“白蓮方出水”和“碧樹未鳴蟬”等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的清新與甯靜。詩中“靜室宵聞磬,齋廚晚絕菸”進一步以寺廟的清幽生活來襯托這種甯靜。結尾的“蕃僧如共載,應不是神仙”則帶有幾分戯謔,增添了詩意的趣味性。整躰上,詩歌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甯靜生活的曏往和贊美。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