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才宿話

· 齊己
事轉聞多事,心休話苦心。 相留明月寺,共憶白雲岑。 蘚壁殘蟲韻,霜軒倒竹陰。 開門又言別,誰竟慰塵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事轉:事情轉變。
  • 心休:心境平靜。
  • 話苦心:談論艱辛的心事。
  • 相留:相互留宿。
  • 明月寺:明亮的月光下的寺廟。
  • 白雲岑:高聳入雲的山峯。
  • 蘚壁:長滿苔蘚的牆壁。
  • 殘蟲韻:殘留的蟲鳴聲。
  • 霜軒:被霜覆蓋的窗戶。
  • 倒竹陰:竹影倒映。
  • 開門又言別:打開門後,又說要分別。
  • 誰竟慰塵襟:誰能最終安慰這塵世的憂愁。

翻譯

事情轉變,聽聞了許多事,心境平靜,不再談論那些艱辛的心事。 我們相互留宿在明月照耀的寺廟,共同回憶那高聳入雲的山峯。 長滿苔蘚的牆壁上殘留着蟲鳴的韻律,被霜覆蓋的窗戶下竹影倒映。 打開門後,又說要分別,誰能最終安慰這塵世的憂愁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夜晚留宿寺廟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超脫和對自然寧靜的嚮往。詩中「明月寺」與「白雲岑」形成對比,前者代表寧靜的夜晚,後者象徵高遠的理想。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內心的平和與超然。結尾的「開門又言別,誰竟慰塵襟」則透露出對離別和塵世憂愁的無奈,以及對心靈慰藉的渴望。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