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齋二首

· 齊己
豈敢言招隱,歸休喜自安。 一溪雲臥穩,四海路行難。 瑞獸藏頭角,幽禽惜羽翰。 子猷何處在,老盡碧琅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招隱:招人歸隱,即邀請他人一同隱居。
  • 歸休:歸隱休息。
  • 雲臥:比喻隱居山林,如同雲一般自由自在。
  • 四海:指天下,整個世界。
  • 瑞獸:傳說中的吉祥之獸。
  • 羽翰:羽毛,這裏指鳥類的美麗羽毛。
  • 子猷:人名,指東晉時期的隱士王徽之,字子猷。
  • 碧琅玕:碧玉和琅玕(láng gān),琅玕是一種美石,這裏泛指珍貴的玉石。

翻譯

我怎敢談論招人歸隱,只願歸隱後能自得其樂。 像雲一樣穩穩地臥在溪邊,行走天下之路卻變得艱難。 吉祥的獸類隱藏起它們的頭角,幽靜的鳥兒珍惜自己的羽毛。 子猷啊,你在何處?我已經老去,只剩下珍貴的碧玉和琅玕。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齊己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事的淡漠。詩中,「雲臥穩」形象地描繪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在,而「四海路行難」則反映了現實世界的複雜與艱難。通過對瑞獸和幽禽的描繪,詩人進一步強調了隱居生活的恬淡與自足。最後,詩人以子猷和老去的碧琅玕作結,表達了對隱士生活的懷念和對珍貴事物的珍視,同時也流露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嚮往自然的心境。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