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王拾遺見訪兼寄篇什

· 齊己
竹裏安禪處,生涯一印灰。 經年乞食過,昨日諫臣來。 愧把黃梅偈,曾酬白雪才。 因令識鳥跡,重疊在蒼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印灰:指佛教徒焚燒香燭後留下的灰燼,比喻生命的短暫和虛無。
  • 乞食:指僧侶沿街乞討食物,是佛教中的一種修行方式。
  • 諫臣:古代指直言規勸君主的臣子。
  • 黃梅偈:指佛教中的偈語,黃梅可能指黃梅時節,也可能指黃梅戲中的偈語。
  • 白雪才:指高雅的才華或詩文。
  • 鳥跡:指鳥類的足跡,比喻細微的痕跡。

翻譯

在竹林深處安放禪坐的地方,我的生活就像一撮焚香後的灰燼。 整年都在乞討食物中度過,昨天有直言的臣子來到這裏。 我羞愧地拿出黃梅時節的偈語,曾經迴應過那些高雅的才華。 因此讓我認識了鳥類的足跡,它們重重疊疊地印在蒼苔之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齊己在竹林中修禪的生活狀態,通過「生涯一印灰」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虛無的深刻認識。詩中「乞食」和「諫臣來」反映了詩人清貧而堅守信仰的生活,以及與外界的交往。末句以「鳥跡」和「蒼苔」作結,寓意着詩人對自然細微之處的觀察和感悟,體現了禪宗的靜觀和內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深刻體驗和對自然界的細膩感受。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