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題友生壁

· 齊己
山衲宜何處,經行避暑深。 峯西多古寺,日午亂鬆陰。 鶴默堪分靜,蟬涼解助吟。 慇勤題壁去,秋早此相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衲(nà):山中的僧衣,這裏指代僧人。
  • 經行:指僧人在一定區域內來回走動,進行修行。
  • 日午:正午時分。
  • 鶴默:鶴的靜默,比喻寧靜。
  • 蟬涼:蟬鳴帶來的涼意,這裏指蟬鳴聲。
  • 慇勤(yīn qín):殷勤,熱情周到。

翻譯

山中的僧人適宜在何處修行,爲了避開暑熱,他選擇在深山中行走。山峯的西邊有許多古老的寺廟,正午時分,松樹的陰影交錯,帶來一片涼爽。鶴靜靜地站着,彷彿在分享這份寧靜;蟬鳴聲則增添了一份涼意,有助於吟詠詩篇。我熱情地在牆壁上題詩,然後離去,希望在秋高氣爽的早晨,能再次來到這裏尋找這份寧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僧人在山中避暑修行的場景,通過「峯西多古寺」和「日午亂鬆陰」等句,展現了山中的寧靜與清涼。詩中「鶴默堪分靜,蟬涼解助吟」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心境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嚮往。結尾的「慇勤題壁去,秋早此相尋」則透露出詩人對這份寧靜的珍視和期待再次尋訪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熱愛。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