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宮亂後作

· 鄭谷
鄉人來話亂離情,淚滴殘陽問紫荊。 白社已應無故老,清江依舊繞空城。 高秋軍旅齊山樹,昔日漁家是野營。 牢落故居灰燼後,黃花紫蔓上牆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渚宮:古代楚國的宮名,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縣。
  • 亂後:指戰亂之後。
  • 紫荊:一種植物,這裏可能指紫荊樹,象徵家鄉。
  • 白社: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這裏指故鄉。
  • 故老:年老而有地位的舊臣。
  • 清江:清澈的江水。
  • 空城:荒涼的城市。
  • 高秋:深秋。
  • 軍旅:軍隊。
  • 齊山樹:山上的樹木被軍隊佔據。
  • 漁家:漁民的家。
  • 野營:臨時搭建的營地。
  • 牢落:荒涼破敗。
  • 故居:舊時的住所。
  • 灰燼:火燒後剩下的東西。
  • 黃花紫蔓:黃色的花朵和紫色的藤蔓。
  • 上牆生:爬上牆頭生長。

翻譯

鄉親們來談論戰亂後的情感,淚水滴落在殘陽下,詢問着家鄉的紫荊樹。 故鄉的白社可能已經沒有舊時的長者,清澈的江水依舊環繞着荒涼的城市。 深秋時節,軍隊的旗幟插滿了山上的樹木,曾經的漁民家變成了野外的營地。 荒涼破敗的舊居在火災後,黃色的花朵和紫色的藤蔓爬上了牆頭生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後家鄉的荒涼景象,通過對比昔日與現在的變化,表達了深切的懷舊與哀愁。詩中「淚滴殘陽問紫荊」一句,以紫荊樹爲象徵,寄託了對家鄉的思念。後文通過對白社、清江、軍旅、漁家等元素的描寫,進一步以景生情,展現了戰亂給家鄉帶來的破壞與變遷。結尾的「黃花紫蔓上牆生」則以自然景象的頑強生長,隱喻了生命的堅韌與希望。

鄭谷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