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蜀

· 鄭谷
所向明知是暗投,兩行清淚語前流。 雲橫新塞遮秦甸,花落空山入閬州。 不忿黃鸝驚曉夢,唯應杜宇信春愁。 梅黃麥綠無歸處,可得漂漂愛浪遊。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暗投:比喻不被人了解的投靠或行爲。
  • 秦甸:指秦地的郊野。
  • 閬州:古代地名,今四川省閬中市一帶。
  • 不忿:不怨恨,不生氣。
  • 杜宇:即杜鵑,傳說中的一種鳥,其啼聲悲切,常用來象征哀愁。
  • 梅黃麥綠:指梅子成熟變黃,麥子生長變綠,形容時節。
  • 漂漂:形容漂泊不定。

繙譯

明知自己的行爲不被人理解,卻還是毅然前往,兩行清淚在言語之前已經流下。 雲霧橫亙在新塞之上,遮蔽了秦地的郊野,花朵在空山中飄落,隨風飄入了閬州。 不怨恨黃鸝的啼叫驚擾了清晨的夢境,衹因杜鵑的啼聲讓人更加相信春天的哀愁。 梅子黃了,麥子綠了,卻無処可歸,衹能選擇漂泊不定,愛上流浪的旅途。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前途的迷茫和對流浪生活的無奈接受。詩中“暗投”、“清淚”、“空山”、“閬州”等詞語,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如“雲橫新塞”、“花落空山”,增強了詩的意境,使讀者能感受到詩人的哀愁和流浪的無奈。最後兩句“梅黃麥綠無歸処,可得漂漂愛浪遊”,更是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對流浪生活的接受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鄭谷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