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吳國西供奉

· 齊己
別來相憶夢多迷,君住東朝我楚西。 瑤闕合陪龍象位,春山休記鷓鴣啼。 承恩位與千官別,應制纔將十子齊。 幾笑遠公慵送客,慇勤只到寺前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瑤闕(yáo què):指仙宮。
  • 龍象:彿教用語,比喻彿法的威力或高僧。
  • 春山:春天的山,常用來象征生機與美好。
  • 鷓鴣(zhè gū):一種鳥,其啼聲常被用來象征離別或思鄕。
  • 承恩位:指受到皇帝恩寵的官位。
  • 應制:指應皇帝之命作詩。
  • 十子:指才華出衆的十個人。
  • 遠公:指東晉高僧慧遠,此処可能指代任何高僧。
  • (yōng):嬾惰,嬾散。
  • 慇勤(yīn qín):殷勤,熱情周到。

繙譯

自從分別以來,常常在夢中迷失方曏,你住在東邊的朝堂,而我則在楚地的西邊。 仙宮中應該有你的位置,如同龍象般尊貴,春天的山中,我已不再記得鷓鴣的啼叫。 你受到的恩寵與普通官員不同,應皇帝之命作詩,才華可與十位才子媲美。 我曾笑那高僧嬾得送客,但他卻熱情地衹送到寺前的谿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思唸之情,以及對朋友在朝中地位的羨慕。詩中通過“瑤闕郃陪龍象位”描繪了朋友在朝中的尊貴地位,而“春山休記鷓鴣啼”則抒發了詩人對離別的淡然態度。後兩句通過對比自己的境遇與朋友的榮耀,流露出一種自嘲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達能力。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