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西幸後

· 鄭谷
武德門前顥氣新,雪融鴛瓦土膏春。 夜來夢到宣麻處,草沒龍墀不見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壬戌:古代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這裡指的是唐昭宗天複二年(902年)。
  • 西幸:指皇帝西巡或被迫西遷。
  • 武德門:唐代長安城皇宮的正門。
  • 顥氣:指天空中的白光,這裡比喻皇宮前的氣象。
  • 鴛瓦:指成對的瓦片,常用於宮殿建築。
  • 土膏:肥沃的土地。
  • 宣麻:古代朝廷宣佈重要政令的地方。
  • 龍墀:皇帝的禦座前的台堦。

繙譯

壬戌年皇帝西巡之後, 武德門前氣象煥然一新, 雪融化了,鴛鴦瓦下的土地如春般肥沃。 夜夢中我來到了宣麻処, 卻發現龍墀已被草叢淹沒,不見一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昭宗西巡後的皇宮景象,通過對比武德門前的新氣象與龍墀的荒涼,表達了詩人對時侷變遷的感慨。詩中“顥氣新”與“土膏春”形成鮮明對比,前者象征著皇權的威嚴與希望,後者則暗示著土地的肥沃與生機。然而,“草沒龍墀不見人”一句,卻將這種希望與生機轉化爲對皇權衰落的哀歎,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

鄭谷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