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詶 (chóu):酬答,迴應。
- 疏林:稀疏的樹林。
- 荒宅:荒廢的住宅。
- 太守:古代官職,相當於現代的省長或市長。
- 憐:憐憫,同情。
- 深處隱:隱居在幽深的地方。
- 上方眠:在較高的地方安眠,指隱居生活。
- 鼠拋貧屋:老鼠離開貧窮的屋子,比喻貧窮至極。
- 收田日:收穫的季節。
- 雁度寒江:雁羣飛過寒冷的江面,常用來象徵季節的變遷。
- 擬雪天:預示着即將下雪的天氣。
- 龍鍾:形容衰老、行動不便的樣子。
- 水曹芸閣:指官府中的文職官員。
- 枉來篇:白白地送來了詩篇,意指對方雖然送來了詩作,但自己無力回贈。
翻譯
在稀疏的樹林和荒廢的古宅前的斜坡上,我長久地居住,全因太守的憐憫。隨着年歲漸老,我更渴望隱居在幽深的地方,多希望能在這高處安眠。老鼠離開了貧窮的屋子,正值收穫的季節;雁羣飛過寒冷的江面,預示着即將下雪的天氣。我這老態龍鍾的身體,應該是命中註定的,水曹芸閣的官員們白白地送來了詩篇。
賞析
這首詩是賈島對張籍和王建的迴應,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詩中通過「疏林荒宅」、「鼠拋貧屋」等意象,描繪了一幅荒涼而貧窮的生活場景,反映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同時,通過「漸老更思深處隱」和「多閒數得上方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深切渴望。最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因身體衰老而無法迴應友人的詩作,流露出一種無奈和自嘲的情緒。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賈島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