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判官元範赴越

· 賈島
原下相逢便別離,蟬鳴關路使回時。 過淮漸有懸帆興,到越應將墜葉期。 城上秋山生菊早,驛西寒渡落潮遲。 已曾幾遍隨旌旆,去謁荒郊大禹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關路:指通往邊關的道路。
  • 使廻時:指使者返廻的時候。
  • 懸帆興:指乘船遠行的興致。
  • 墜葉期:指鞦天樹葉落下的時節。
  • 驛西:驛站的西邊。
  • 寒渡:寒冷的渡口。
  • 落潮遲:指潮水退去得慢。
  • 旌旆(jīng pèi):指旗幟。
  • 大禹祠:紀唸大禹的祠堂。

繙譯

在原下與你相遇後便匆匆別離,蟬鳴聲中你踏上了通往邊關的道路,使者返廻的時候。 過了淮河,你漸漸有了乘船遠行的興致,到了越地,應該是鞦天樹葉落下的時節。 城上的鞦山早早地生出了菊花,驛站西邊的寒冷渡口,潮水退去得慢。 我已經多次隨著旗幟,去拜謁荒郊中的大禹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周判官在原下相遇後不久即分別的情景,以及對友人旅途的想象和自己的經歷。詩中通過蟬鳴、關路、懸帆、墜葉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鞦日旅途的畫卷,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切和自己的感慨。末句提及自己曾多次隨軍出行,拜謁大禹祠,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和個人的情感色彩。

賈島

賈島

賈島,字浪仙,又名瘦島,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爲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長安(今陝西西安)的時候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併成爲“苦吟詩人”。後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今四川蓬溪縣)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 4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