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處士遊蜀

· 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裏過殘年。 自修奼奼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 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錦川:指蜀地,即今四川一帶,因其山川秀麗如錦而得名。
  • 木蘭舟:用木蘭樹製作的船,泛指華美的船。
  • 殘年:指歲末,一年的最後時光。
  • 奼奼:形容女子嬌美。
  • 爐中物:指煉丹,古代道士煉製丹藥以求長生不老。
  • 飄飄水上仙:形容逍遙自在,如同水上的仙人。
  • 三峽:指長江三峽,即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 萬州:地名,今重慶市萬州區。
  • 荊南:指荊州南部,即今湖北南部一帶。
  • 回札:回信。
  • 十色箋:指多種顏色的精美紙張,這裏指用精美的紙張寫成的信。

翻譯

再次掛起寒帆駛向如錦的蜀川,在木蘭舟中度過歲末的時光。 自我修煉如同爐中煉製的丹藥,擬想自己如同水上的仙人般飄逸。 三峽的浪濤在明月之夜喧騰,萬州的羣山在夕陽下顯得格外蒼茫。 來年定會收到來自荊南的消息,回信時將用十色箋書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友人王處士前往蜀地的情景,表達了對友人旅途的祝願和對未來通信的期待。詩中「錦川」、「木蘭舟」等意象展現了蜀地的美麗和旅途的優雅,而「爐中物」、「水上仙」則體現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嚮往。後兩句通過對三峽和萬州自然景觀的描繪,增添了詩的壯闊和深遠。結尾的「荊南信」和「十色箋」則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通信的美好期待。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

齊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