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揮袂(huī mèi):揮動衣袖,多用來形容告別時的動作。
- 陌(mò):田間的小路,這裏指長安城中的街道。
- 垂楊:即垂柳,古人常以柳樹象徵離別。
翻譯
城外春風輕拂着酒家的旗幟,行人在夕陽西下時揮動衣袖告別。長安城的大街小巷有無數的樹木,但只有那垂柳最能代表離別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城外春風、酒旗、行人揮袂等景象,營造了一種淡淡的離別氛圍。詩中特別提到「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巧妙地運用垂柳這一傳統象徵,表達了離別時的深情與不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劉禹錫詩歌的獨特魅力。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 《 河南白尹有喜崔賓客歸洛兼見懷長句因而繼和 》 —— [ 唐 ] 劉禹錫
- 《 和僕射牛相公見示長句 》 —— [ 唐 ] 劉禹錫
- 《 從樑宣明二帝碑堂下作 》 —— [ 唐 ] 劉禹錫
- 《 竹枝詞(其一) 》 —— [ 唐 ] 劉禹錫
- 《 柳花詞三首 》 —— [ 唐 ] 劉禹錫
- 《 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 》 —— [ 唐 ] 劉禹錫
- 《 送令狐相公自僕射出鎮南樑 》 —— [ 唐 ] 劉禹錫
- 《 祕書山崔少監見示墜馬長句因而和之 》 —— [ 唐 ] 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