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令狐相公自僕射出鎮南樑
夏木正陰成,戎裝出帝京。
沾襟辭闕淚,回首別鄉情。
雲樹褒中路,風煙漢上城。
前旌傳谷去,後騎踏橋聲。
久領鴛行重,無嫌虎綬輕。
終提一麾去,再入福蒼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令狐相公:令狐楚,「相公」是對宰相的尊稱 。
- 僕射(yè):官名,唐代左右僕射爲宰相之職。
- 鎮南梁:去南梁任職鎮守,南梁即梁州,在今陝西漢中一帶。
- 夏木:夏天的樹木。
- 陰成:枝葉繁茂形成濃蔭。
- 戎裝:軍裝。
- 帝京:京城,指長安。
- 沾襟:淚水浸溼衣襟。
- 闕(què):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代指皇宮。
- 別鄉:告別故鄉。
- 雲樹:如雲的樹木。
- 褒中路:指通往褒中的道路,褒中在今陝西漢中西北。
- 風煙:風雲煙靄。
- 漢上城:指漢中南鄭城。
- 前旌:前行的旌旗,指在前面開路的儀仗。
- 傳谷:在山谷中傳聲。
- 後騎(jì):後面跟隨的騎兵。
- 鴛行:指朝官的行列 ,因官員們排列整齊有序如鴛鴦,所以叫鴛行。
- 虎綬(shòu):虎紋的印綬,代指將軍印信 。
- 一麾(huī):此指出任地方長官。古時朝廷大臣出爲州郡長官稱「建麾」 。
- 福蒼生:造福百姓。
翻譯
夏天樹木已經枝葉繁茂形成濃蔭,你身着軍裝離開了京城長安。離開皇宮時淚水浸溼了衣襟,回首望去滿是告別故鄉的深情。那去往褒中的道路邊樹木如雲,漢中南鄭城籠罩在風雲煙靄之中。前行的旌旗在山谷中傳聲而去,後面跟隨的騎兵踏響橋樑之聲不絕。你長久位居朝官行列備受敬重,不會嫌棄將軍印信官職不夠顯要。最終你出任地方長官前去赴任,希望能再次爲百姓帶來福祉。
賞析
這首詩是送別之作,從友人令狐楚出京赴鎮南梁着筆。開篇點明時節和出行狀態,展現出離別之時的場景感。「沾襟辭闕淚,回首別鄉情」細膩地刻畫了令狐楚離開京城和故鄉時的不捨之情。
詩的中間部分描寫途中景色與出行的場景,「雲樹褒中路,風煙漢上城」通過對路途雲樹景象和漢中城風煙氛圍的描寫,在廣闊的空間畫面中傳遞着遠行之感;「前旌傳谷去,後騎踏橋聲」生動地寫出了出行隊伍的聲勢與動態。
後半部分則側重於對令狐楚的讚美和期待,「久領鴛行重」肯定了他在朝中的地位與威望,「無嫌虎綬輕」體現其不計較官職高低的豁達。最後「終提一麾去,再入福蒼生」則表達了對他到地方任職能夠造福百姓的美好祝願。整首詩情感真摯,既有惜別之情,又滿含對友人的敬重與期望,同時展現出一種開闊的意境和大氣的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