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長安

左遷凡二紀,重見帝城春。 老大歸朝客,平安出嶺人。 每行經舊處,卻想似前身。 不改南山色,其餘事事新。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左遷:指貶官。
  • 二紀:古代以十二年爲一紀,二紀就是二十四年。
  • 帝城:指長安。
  • 老大:年紀大了。
  • :指五嶺,在今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省邊境,詩中代指詩人被貶之地偏遠山區 。
  • 前身:佛教用語,指前世的身體,這裏表示過去的自己。
  • 南山:指終南山,在長安城南。

翻譯

我被貶官在外總共二十四年,如今再次見到長安城爛漫的春光。我這個年紀老大的人終於迴歸朝廷,是從偏遠之地平安歸來的人。每次走過曾經去過的地方,回想起過往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一般。只有終南山的景色沒有改變,其餘所有的事物都煥然一新了。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被貶多年後初回長安時所作。首聯「左遷凡二紀,重見帝城春」,直接點明自己被貶的漫長時間以及重回長安的時間,「二紀」突出了被貶歲月之久,與「帝城春」的美好形成鮮明對比,爲全詩奠定複雜情感基調 。頷聯「老大歸朝客,平安出嶺人」,簡潔地描述自己歸來時的狀態,年紀已大卻能平安歸來,既有歷經磨難後的欣慰,又隱隱含着滄桑感。頸聯「每行經舊處,卻想似前身」,生動地表現了詩人故地重遊時那種恍如隔世的奇妙感受,反映出歲月變遷、人事更迭給自己帶來的強烈衝擊。尾聯「不改南山色,其餘事事新」,以景襯情,南山依舊,而周圍一切都變了,寄寓了詩人對人生變化的感慨。整首詩言辭簡潔,卻內涵豐富,情感細膩動人,既有對往昔苦難的回顧,又有對當下變遷的喟嘆。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