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詶 (chóu):答謝。
- 馬大夫:指某位姓馬的官員。
- 通草:一種植物,可入藥。
- 茇葜 (bá qiā):一種植物,也作藥用。
- 泥沙:比喻困境或艱難的環境。
- 振拔:擺脫困境,振作起來。
- 窮通:指人生的逆境與順境。
- 莫訝:不要驚訝。
- 提壺:指提着酒壺,表示贈酒。
- 枕曲風:指枕着曲子(音樂)的風雅生活。
- 成謠:指成爲歌謠,流傳。
- 獨酌:獨自飲酒。
- 片言:簡短的話語。
- 荀令公:指荀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翻譯
在泥沙般的困境中難以自拔,誰還會關心我的窮困與通達。 不要驚訝有人提着酒壺來贈我,因爲我家傳有枕着曲子享受的風雅。 在獨自飲酒後,深意就藏在那簡短的話語中。 如果不前進,終究不會有結束,應當像荀子那樣不斷進取。
賞析
這首作品是劉禹錫答謝馬大夫贈酒的詩。詩中,「泥沙難振拔」描繪了作者所處的困境,而「莫訝提壺贈」則表達了對馬大夫贈酒的感激之情。後兩句「成謠獨酌後,深意片言中」暗示了作者在獨酌中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最後,「不進終無已,應須荀令公」表達了作者不屈不撓、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即使面對困境也要像荀子那樣不斷追求進步。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友情的珍視。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 《 春日寄楊八唐州二首 》 —— [ 唐 ] 劉禹錫
- 《 酬僕射牛相公晉國池上別後至甘棠館忽夢同遊因成口號見寄 》 —— [ 唐 ] 劉禹錫
- 《 許給事見示哭工部劉尚書詩因命同作 》 —— [ 唐 ] 劉禹錫
- 《 元和甲午歲詔書盡徵江湘逐客餘自武陵赴京宿於都亭有懷續來諸君子 》 —— [ 唐 ] 劉禹錫
- 《 酬令狐相公使宅別齋初栽桂樹見懷之作 》 —— [ 唐 ] 劉禹錫
- 《 令狐相公見示新栽蕙蘭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 —— [ 唐 ] 劉禹錫
- 《 竹枝詞九首(並引) 》 —— [ 唐 ] 劉禹錫
- 《 送李二十九兄員外赴邠寧使幕 》 —— [ 唐 ] 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