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輕薄行

· 齊己
玉鞭金鐙驊騮蹄,橫眉吐氣如虹霓。 五陵春暖芳草齊,笙歌到處花成泥。 日沉月上且鬥雞,醉來莫問天高低。 伯陽道德何唾咦,仲尼禮樂徒卑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鞭金鐙(dèng):指華麗的馬具,玉製的鞭子和金制的馬鐙。
  • 驊騮(huá liú):古代良馬名。
  • 橫眉吐氣:形容人傲慢自得的樣子。
  • 虹霓(hóng ní):彩虹。
  • 五陵:指長安城外的五座漢代帝王陵墓,周圍多富貴人家。
  • 笙歌:指音樂和歌聲。
  • 鬥雞:古代一種遊戲,人們讓雞相鬥以娛樂。
  • 伯陽:指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道家學派創始人。
  • 唾咦(tuò yí):輕蔑的笑聲。
  • 仲尼:指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學派創始人。
  • 卑棲:低賤的棲身之地,指孔子及其學說的地位低下。

翻譯

手持玉鞭,腳踏金鐙,騎着名馬驊騮,傲慢地吐氣如彩虹般壯麗。五陵之地春暖花開,芳草茂盛,笙歌四起,花朵被踏成泥。日落月升之時,人們且去鬥雞,醉酒後不再關心天高地厚。老子的道德哲學有何值得輕蔑,孔子的禮樂教化也不過是低賤之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代富貴子弟的奢華生活和傲慢態度。詩中「玉鞭金鐙驊騮蹄」和「橫眉吐氣如虹霓」生動地勾勒出了他們的形象,而「五陵春暖芳草齊,笙歌到處花成泥」則進一步以春天的繁華景象來象徵他們的生活。後兩句「日沉月上且鬥雞,醉來莫問天高低」反映了他們的放縱無度。最後兩句對老子和孔子的評價,則透露出詩人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傳統道德的反思。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鮮明,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觀察和批判。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