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衣曲

爽砧應秋律,繁杵含悽風。 一一遠相續,家家音不同。 戶庭凝露清,伴侶明月中。 長裾委襞積,輕佩垂?瓏。 汗餘衫更馥,鈿移麝半空。 報寒驚邊雁,促思聞候蟲。 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 盈篋寄何處,徵人如轉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爽砧(shuǎng zhēn):指清脆的砧聲。
  • 鞦律:指鞦天的音律,比喻鞦天的氣息。
  • 繁杵(fán chǔ):指頻繁的杵聲,杵是擣衣的工具。
  • 淒風:寒冷的風。
  • 長裾(cháng jū):長裙。
  • 委襞積(wěi bì jī):堆積褶皺。
  • 輕珮:輕巧的珮飾。
  • ?瓏(líng lóng):形容珮飾清脆的聲音。
  • 鈿移(diàn yí):指飾物移動。
  • 麝半空:麝香散發的香氣倣彿半空中飄蕩。
  • 天狼:星名,象征戰爭。
  • 芒角:星光四射的樣子。
  • 虎落:指邊疆的防禦工事。
  • 盈篋(yíng qiè):滿箱。
  •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
  • 轉蓬(zhuǎn péng):隨風轉動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繙譯

清脆的砧聲應和著鞦天的音律,頻繁的杵聲中帶著淒涼的風。 一聲接一聲,遠遠地相連,每家的聲音都各不相同。 戶外的庭院凝結著露水,顯得格外清冷,伴侶在明亮的月光下。 長裙堆積著褶皺,輕巧的珮飾垂下,發出清脆的聲音。 汗水浸溼的衣衫更加芬芳,飾物移動,麝香的香氣倣彿半空中飄蕩。 報知寒冷的聲音驚動了邊疆的大雁,急促的思緒中聽到了候蟲的鳴叫。 天狼星正閃爍著光芒,邊疆的防禦工事定會遭到攻擊。 滿箱的衣物要寄往何処,出征的士兵如同隨風轉動的蓬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夜擣衣的情景,通過砧聲、杵聲、露水、月光等元素,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又清冷的氛圍。詩中“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預示著戰爭的臨近,而“征人如轉蓬”則表達了士兵們漂泊無依的悲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鞦夜擣衣場景的細膩刻畫,抒發了對邊疆戰士的深切同情和對戰爭的憂慮。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