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道中作

· 齊己
宜陽南面路,下嶽又經過。 楓葉紅遮店,芒花白滿坡。 猿無山漸薄,雁衆水還多。 日落猶前去,諸村牧豎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宜陽:地名,今河南省宜陽縣。
  • 南面:朝南的方向。
  • :指嵩山,中國五嶽之一。
  • 楓葉:一種落葉喬木的葉子,秋季變紅。
  • 芒花:指芒草的花,芒草是一種常見的草本植物。
  • :猿猴。
  • 山漸薄:山上的植被逐漸稀疏。
  • 雁衆:雁羣。
  • 水還多:水域較多。
  • 日落:太陽下山。
  • 諸村:各個村莊。
  • 牧豎:放牧的少年。
  • :唱歌。

翻譯

我走在宜陽朝南的路上,再次經過了嵩山腳下。 楓葉紅得遮住了店鋪,芒草花白茫茫地覆蓋了山坡。 山中的猿猴似乎越來越少,而水域中的雁羣卻越來越多。 即使太陽已經下山,我仍然繼續前行,沿途的村莊裏,放牧的少年們唱着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宜陽南面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楓葉紅遮店,芒花白滿坡」生動地勾勒出了秋天的景色,紅楓與白芒花相映成趣,色彩鮮明。後兩句「猿無山漸薄,雁衆水還多」則通過對比山與水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變遷的敏銳觀察。結尾的「日落猶前去,諸村牧豎歌」則展現了詩人不畏暮色,繼續前行的決心,以及鄉村生活的寧靜與和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旅途生活的深刻體驗。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