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史感遇十首

兵圍樑殿金甌破,火發陳宮玉樹摧。 奸佞豈能慚誤國,空令懷古更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兵圍梁殿:指梁朝(南朝梁)被敵軍圍困的情景。
  • 金甌破:比喻國家滅亡。金甌,古代指國家。
  • 火發陳宮:指陳朝(南朝陳)的宮殿被火焚燒。
  • 玉樹摧:比喻美好的事物被破壞。玉樹,古代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奸佞:指奸邪諂媚的人。
  • 慚誤國:因自己的過錯導致國家受損而感到羞愧。
  • 懷古:懷念古代,這裏指對歷史的回憶和思考。
  • 徘徊:來回走動,這裏指心情的徘徊不定。

翻譯

梁朝的宮殿被敵軍圍困,國家的命運如同破碎的金甌;陳朝的宮殿被大火焚燒,美好的事物如同玉樹被摧毀。那些奸邪諂媚的人豈能因爲誤國而感到羞愧,他們空讓後人懷念古代,心情徘徊不定。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南朝梁、陳兩朝滅亡的描繪,表達了對國家衰敗的深切哀痛和對奸佞誤國的憤慨。詩中「金甌破」和「玉樹摧」形象地描繪了國家的破敗和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奸佞豈能慚誤國」則直指那些導致國家衰敗的奸邪之人,他們的無恥和不負責任。最後一句「空令懷古更徘徊」則抒發了詩人對歷史的深沉感慨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關切。

司空圖

司空圖

唐河中虞鄉人,字表聖,自號知非子、耐辱居士。懿宗鹹通十年登進士第。盧攜知政事,召爲禮部員外郎。僖宗次鳳翔,召圖知制詔,尋拜中書舍人。昭宗龍紀初,復召拜舍人,以疾辭。乾寧中,又以戶部侍郎徵,數日乞還。隱中條山王官谷,作文以伸志。晚年爲文,尤事放達。後梁代唐,聞哀帝被殺,絕食而卒。有《二十四詩品》(有云非圖所撰)及詩集、文集。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