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杜詩集因題卷後

翰林江左日,員外劍南時。 不得高官職,仍逢苦亂離。 暮年逋客恨,浮世謫仙悲。 吟詠留千古,聲名動四夷。 文場供秀句,樂府待新詞。 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翰林:指李白,他曾任翰林待詔。
  • 江左: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即今江蘇省一帶,李白曾在這一帶活動。
  • 員外:指杜甫,他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
  • 劍南:指四川一帶,杜甫曾在四川居住。
  • 逋客:指逃亡者,這裏比喻杜甫流離失所的生活。
  • 謫仙:指被貶謫的仙人,這裏比喻李白超凡脫俗的才華和遭遇。
  • 四夷:指四方邊遠地區的民族,這裏泛指四方。

翻譯

在江左的翰林時期,李白未能獲得高官顯位,卻遭遇了亂世的苦難。在劍南的員外時期,杜甫同樣未能得到高官,也經歷了動盪的離亂。晚年,杜甫的流離之恨,李白超凡脫俗的悲歌,他們的詩篇流傳千古,聲名遠播四方。文壇上留下了他們的佳句,樂府中期待着他們的新詞。天意讓你必須明白,人間需要美好的詩篇。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李白和杜甫兩位偉大詩人的致敬之作。詩中,白居易通過對李白和杜甫生平的簡要回顧,表達了對他們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時也讚美了他們詩歌的卓越成就和不朽影響。詩的最後兩句「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更是深刻地指出了詩歌對於人類社會的重要性,以及詩人對於時代精神的反映和引領作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白居易對詩歌藝術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評價。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