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言示諸侄

世欺不識字,我忝攻文筆。 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無疾。 人老多憂累,我今婚嫁畢。 心安不移轉,身泰無牽率。 所以十年來,形神閒且逸。 況當垂老歲,所要無多物。 一裘煖過冬,一飯飽終日。 勿言舍宅小,不過寢一室。 何用鞍馬多,不能騎兩匹。 如我優幸身,人中十有七。 如我知足心,人中百無一。 傍觀愚亦見,當己賢多失。 不敢論他人,狂言示諸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tiǎn):謙詞,表示自己有愧於某種地位或資格。
  • 班秩:官職的等級。
  • 牽率:牽連,牽制。
  • (nuǎn):同「暖」。
  • 傍觀:旁觀。

翻譯

世間人欺我不識字,我卻有幸能攻讀文筆。 世間人欺我不得官,我卻有幸位居官職。 別人年老多病苦,我如今幸好無疾病。 別人年老多憂慮,我如今婚嫁已完畢。 心安理得不移轉,身體健康無牽連。 因此十年來,我的形神都閒適且自在。 何況已近垂暮之年,所需之物並不多。 一件皮裘暖過冬,一頓飯飽終日足。 不要說我的舍宅小,不過只需一間寢室。 何需多匹鞍馬,我也不能騎兩匹。 像我這樣幸運的身體,人中十有七。 像我這樣的知足心,人中百無一。 旁觀者即使愚笨也能看出,自己當賢時卻多有失誤。 不敢評論他人,這些狂言只是對侄子們說。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晚年寫給侄子們的,表達了他對生活的態度和人生的感悟。詩中,白居易以自嘲的口吻,對比了自己與世人的不同,強調了自己的知足和心安。他通過對比自己與他人的生活狀態,展現了一種超脫世俗、知足常樂的生活哲學。詩的最後,他告誡侄子們不要盲目追求物質,而應珍惜現有的生活,保持一顆平和知足的心。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體現了白居易深厚的人文關懷和人生智慧。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