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藍田山卜居

脫置腰下組,擺落心中塵。 行歌望山去,意似歸鄉人。 朝蹋玉峯下,暮尋藍水濱。 擬求幽僻地,安置疏慵身。 本性便山寺,應須旁悟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脫置:解下,取下。
  • 腰下組:腰帶上的官印。組,古代官員腰帶上的裝飾物,常用來掛官印。
  • 擺落:擺脫,排除。
  • 心中塵:內心的煩惱和雜念。
  • 行歌:邊走邊唱歌。
  • 意似:心情好像。
  • 歸鄉人:回鄉的人。
  • 朝蹋:早晨踏足。
  • 玉峯:指山峯的美稱。
  • 暮尋:傍晚尋找。
  • 藍水濱:藍水河邊。
  • 擬求:打算尋找。
  • 幽僻地:幽靜偏僻的地方。
  • 安置:安頓,安排。
  • 疏慵身:懶散的身軀。疏慵,懶散,不勤奮。
  • 本性:本來的性情。
  • 便山寺:適合山寺生活。便,適合,適宜。
  • 應須:應該需要。
  • 旁悟真:從旁領悟真理。旁,從旁,側面。悟,領悟,理解。真,真理,真諦。

翻譯

解下腰帶上的官印,擺脫心中的煩惱。 邊走邊唱歌,望着山去,心情好像回鄉的人。 早晨踏足玉峯之下,傍晚尋找藍水河邊。 打算尋找一個幽靜偏僻的地方,安頓我這懶散的身軀。 我的本性就適合山寺生活,應該從旁領悟真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白居易對於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山水的嚮往。詩中,「脫置腰下組,擺落心中塵」直接描繪了詩人擺脫官場束縛和內心煩惱的願望。通過「行歌望山去,意似歸鄉人」的描寫,詩人展現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深切渴望。最後,詩人希望在幽靜的山寺中找到心靈的歸宿,領悟生活的真諦,體現了詩人對精神自由和內心平和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自然的親近。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