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冬日會諸同年宴鄭家林亭
盛時陪上第,暇日會羣賢。
桂折因同樹,鶯遷各異年。
賓階紛組佩,妓席儼花鈿。
促膝齊榮賤,差肩次後先。
助歌林下水,銷酒雪中天。
他日升沈者,無忘共此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都:指洛陽,唐代稱洛陽爲東都。
- 同年:科舉時代稱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
- 桂折:比喻科舉及第或及第者的年齡。
- 鶯遷:比喻升官或遷居。
- 組佩:古代貴族佩戴的成組的玉佩。
- 花鈿:古代婦女戴在頭上的裝飾品,多爲金片或寶石製成。
- 促膝:形容親密地坐在一起。
- 差肩:並肩。
- 銷酒:飲酒消遣。
- 升沈:指官職的升降。
翻譯
在盛世的時光裏,我陪伴着那些科舉及第的朋友們,閒暇之餘與衆多賢士相聚。 我們如同同一棵樹上折下的桂枝,雖然各自鶯遷,但年份不同。 賓客們佩戴着華麗的組佩,歌妓們的席位上擺滿了精緻的花鈿。 我們親密地坐在一起,不分貴賤,並肩而坐,不分先後。 在林下歌唱助興,在雪中飲酒消遣。 將來無論官職如何升降,都不要忘記我們曾共同享受過這樣的宴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代士人在東都洛陽的一次冬日聚會,通過「桂折」、「鶯遷」等詞語巧妙地表達了科舉及第者的榮耀與變遷。詩中「賓階紛組佩,妓席儼花鈿」生動地再現了宴會的繁華景象,而「促膝齊榮賤,差肩次後先」則體現了士人間的親密無間和不分貴賤的友情。結尾的「他日升沈者,無忘共此筵」寄託了對未來不忘初心的美好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士人的生活風貌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