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立

黃昏獨立佛堂前,滿地槐花滿樹蟬。 大抵四時心總苦,就中腸斷是秋天。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暮立:傍晚站立。
  • 黃昏:日落以後至天還沒有完全黑的這段時間。
  • 獨立:獨自站立。
  • 佛堂:供奉佛像的房間或寺廟中的禮拜場所。
  • 槐花:槐樹的花,通常在夏季開放,花色白或黃。
  • :昆蟲,夏季常見,以其鳴聲著稱。
  • 大抵:大概,大致。
  • 四時:四季。
  • 腸斷:形容極度悲傷。
  • 秋天:秋季,通常指農曆七、八、九月。

翻譯

黃昏時分,我獨自站在佛堂前, 滿地是槐樹的花,滿樹是蟬的鳴叫。 大概四季之中,心情總是苦澀, 其中最讓人心碎的,莫過於秋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黃昏時獨自站在佛堂前的景象,通過「滿地槐花滿樹蟬」的描寫,展現了夏末秋初的自然景色。詩中「大抵四時心總苦,就中腸斷是秋天」表達了詩人對四季變換中情感的深刻體驗,尤其是秋天的蕭瑟和淒涼,觸動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哀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