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田鼓詩

農舍田頭鼓,王孫筵上鼓。擊鼓兮皆爲鼓,一何樂兮一何苦。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願我天翁,降之以雨。令桑麻熟,倉箱富。 不飢不寒,上下一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翁:指天帝,古代神話中的最高神。
  • 倉箱:指倉庫,用來儲存糧食的設施。

翻譯

在農舍的田頭敲鼓,在王孫的宴會上也敲鼓。敲鼓啊,都是爲了鼓聲,爲何一邊是歡樂,一邊是辛勞? 頭頂是烈日,腳下是乾裂的土地。願天帝降下雨水,讓桑麻豐收,倉庫充滿糧食。 沒有飢餓,沒有寒冷,上下都一樣安樂。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農夫與王孫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同情以及對社會平等的渴望。詩中「擊鼓兮皆爲鼓,一何樂兮一何苦」巧妙地用鼓聲作爲媒介,揭示了社會不同階層生活的巨大差異。後半部分祈願天降甘霖,桑麻豐收,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生活改善的深切希望,以及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五代十國時期社會的不平等現象和詩人的人文關懷。

可朋

可朋

五代時僧。眉州丹棱人。少與盧延讓爲詩友。好飲酒,自號醉髡。家貧無以付酒債,或作詩酬之。歐陽炯比之爲孟郊、賈島。後蜀孟昶廣政十九年,炯薦於昶,賜錢十萬、帛五十匹。是年夏,炯與同僚納涼於淨衆寺,尊俎羅列,寺外耕者於烈日中耘田。可朋作《耘田鼓》詩以進,炯爲之撤宴。有詩千餘首,編爲《玉壘集》,不存。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