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方幹

盛名傳出自皇州,一舉參差便縮頭。 月裏豈無攀桂分,湖中剛愛釣魚休。 童偷詩藁呈鄰叟,客乞書題謁郡侯。 獨泛短舟何限景,波濤西接洞庭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參差(cēn cī):不齊,這裏指未能成功。
  • 攀桂:比喻科舉及第,這裏指求取功名。
  • 詩藁(gǎo):詩稿。
  • 書題:書信的標題或開頭。
  • 郡侯:古代對郡守的尊稱。
  • 洞庭: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湖南省北部。

翻譯

名聲顯赫從皇城傳出,一次嘗試未果便退縮。 月宮中難道沒有攀登桂樹的機會,湖中卻偏偏喜愛釣魚而放棄。 孩童偷走詩稿呈給鄰近的老者,客人乞求書信的標題去拜見郡守。 獨自划着小船,欣賞着無限的美景,波濤向西連接着洞庭湖的秋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功名與自然生活的態度。詩中「攀桂」與「釣魚」形成鮮明對比,前者代表功名追求,後者象徵閒適生活。詩人雖有盛名,但對未能成功的嘗試選擇退縮,更傾向於享受釣魚的寧靜。末句以「獨泛短舟」和「波濤西接洞庭秋」描繪了詩人獨自欣賞自然美景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功名的淡泊。

可朋

可朋

五代時僧。眉州丹棱人。少與盧延讓爲詩友。好飲酒,自號醉髡。家貧無以付酒債,或作詩酬之。歐陽炯比之爲孟郊、賈島。後蜀孟昶廣政十九年,炯薦於昶,賜錢十萬、帛五十匹。是年夏,炯與同僚納涼於淨衆寺,尊俎羅列,寺外耕者於烈日中耘田。可朋作《耘田鼓》詩以進,炯爲之撤宴。有詩千餘首,編爲《玉壘集》,不存。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