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假滿少傅官停自喜言懷

長告今朝滿十旬,從茲蕭灑便終身。 老嫌手重拋牙笏,病喜頭輕換角巾。 疏傅不朝懸組綬,尚平無累畢婚姻。 人言世事何時了,我是人間事了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告:長期請假。
  • 今朝:今天。
  • 滿十旬:滿了十旬,即一百天。
  • 從玆:從此。
  • 蕭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終身:一生。
  • 牙笏: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象牙制的手板。
  • 角巾:古代的一種頭巾,常用於表示隱退或不拘禮節。
  • 疏傅:指疏遠官職。
  • 不朝:不上朝。
  • 懸組綬:指懸掛官印,表示不再擔任官職。
  • 尚平:指尚且平安無事。
  • 無累:沒有負擔。
  • 畢婚姻:完成婚姻,指子女婚事已畢。
  • 世事:世間的事務。
  • 了人:了結了人間事務的人。

繙譯

長期請假今天滿了一百天,從此我將自由自在地度過餘生。 年老力衰,手重難以拋擲象牙笏板,病中卻喜歡頭輕,換上了角巾。 疏遠官職,不再上朝,懸掛起官印,尚且平安無事,子女的婚事也已完成。 人們常說世間的事務何時能了結,而我已是了結了人間事務的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詩中,“長告今朝滿十旬”一句,直接點明了詩人長期請假的事實,而“從玆蕭灑便終身”則透露出他對未來自由生活的期待。後文通過對“牙笏”與“角巾”的對比,以及對官職和家庭事務的描述,進一步強化了詩人想要擺脫世俗束縛,追求心霛自由的願望。最後兩句更是以一種超脫的姿態,表明了自己對人間事務的了結,躰現了詩人對人生的一種深刻理解和超然態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